新闻资讯

从“一穷二白”到行业标杆 ——厦门污控中心总工程师苏盛用实际行动为团队赢得业内认可

栏目:集团资讯 来源:厦门科技产业化集团 时间:2017-09-28 热度:255

在厦门环境保护机动车污染控制技术中心,要是哪位同事听说“苏工又熬了个通宵”、“苏工又累病了”,应该都不会显得太惊讶,因为这些对于苏盛来说已是家常便饭。

苏盛的身份除了厦门污控中心副主任、总工程师、党支部书记,还是国家机动车第六阶段排放标准(简称“国六标准”)制订组核心成员——这足见他的行业地位,因为能参与国六标准制订的,只有业内数一数二的顶尖人才。

严谨高效、探索创新、爱岗敬业、舍身忘我……自2008年起坚持奋战在一线的苏盛,被单位领导和同事冠以一系列的形容词。他奉献于岗位,带领团队使厦门污控中心快速成长成为主管部门信赖、全球行业认可的机动车环保检测研发技术平台。

【“一穷二白”拼出一番天地】

2008年厦门污控中心筹建伊始,苏盛是首个被招进来的技术人员。当时的污控中心,被国内已有检测机构笑称为“一穷二白”。

“穷”,是为节约经费抠出来的“穷”。苏盛利用自己的外语长项和欧美金融风暴的有利时机,跟国外检测设备厂商一点点地谈,楞是把一批配套设备费用和筹建期运营费给“抠”了出来。

“白”则是指污控中心起步时,如同一张白纸。别说福建省,就是在国内,对先进的机动车污染检测技术也存在很多空白。没经验怎么办?摸着石头过河!苏盛迎难而上,设备选型、实验室建设、设备安装调试等事事亲为。

在苏盛及其带领的团队努力下,污控中心于2012年正式投产,成为国家级机动车排放检测及研究机构,受到国家环保部等部委重视,多次代表国家,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机构开展交流合作。

【无私忘我的“拼命三郎”】

既要完成主管部门交办的监管执法,又要完成企业委托的开发认证,有时还一边参与标准预研、编制和验证等工作,加班对苏盛来说再正常不过。

“一早飞到其他城市开会,下午回来直接就进到实验室干到半夜是常有的事。”中心里的同事谈起苏盛都会显露出心疼,三天两头的国内外出差,苏盛是名副其实的“空中飞人”。而每次出差回来,只要实验室有实验在进行,他都直接进厂房,撸起袖子,跟着一线技术人员一起干活,连续几个通宵,第二天接着正常上班是常态。

污控中心的同事大多都能忆起苏盛的晕倒经历。2015年,有一次苏盛在瑞士参与一项技术交流合作突然晕倒被送医。当医生得知他在过去的6周内连续走过了时差都为数小时的6个不同国家和地区,哭笑不得地说:“你这就是累坏的而不是生病。”事后他说,可能是神经绷得太紧,老担心哪个实验细节出错,那可是给咱们国家丢脸。还有两次在国内,苏盛连续奋战后晕倒在了工作台上。

尽管事务繁杂,他却常常亲自指导员工操作。“由于有时面对的是国际知名的汽车大厂客户,许多工人并不熟悉国际标准,苏盛就一点一滴不厌其烦地指导。”污控中心林勇明告诉记者,苏盛不仅要求自己精通实验每一个环节,还要使团队每个人都能熟悉流程,按照规范完成任务。

【实事求是的“技术自信”】

“永远不可能在我们这用钱买到假报告。”这是苏盛常挂在嘴边的话。有的企业会为了拿到自己想要的结果,企图贿赂实验室,这在厦门污控中心可行不通,这也导致有一阵子污控中心在行业内受到排挤,成为业内眼中的“刺头”。

苏盛却毫不以为然。他始终深刻地记得,在污控中心组建之初经费紧缺时,市科技局局长沈灿煌说过一句话:“中心可以没有,报告不能造假。有了真正技术的队伍,才有中心的未来。”

这话深深影响着苏盛。他觉得,实验既要对客户负责,也要对环保部负责。而他也因为对实验严苛、一丝不苟的标准要求,有了绝对的“技术自信”:客户有疑义随时可以提出要求重做,实验过程也是全开放透明的。中心甚至标榜,任何实验结果在一年之后重新做也一定能得出相同结果。

也正因为实事求是,许多汽车大厂做开发验证时指定要在厦门污控中心,中心逐渐在全球业内声名远扬,成为行业标杆。在国六标准制订中,厦门中心是排名第二的起草单位(第一单位是环保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),苏盛是标准制订组核心成员。这是我国第一次由自己制定的标准,超越了欧六标准。